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袁隆平院士追悼会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上午前往追悼会现场表达了对袁老的哀思,回来之后,感慨良多。
 
坦白说,如果不是亲身去到袁隆平院士追悼会的现场,没有近距离看到袁隆平院士的遗照,没有走在人群中近距离体验悼念袁隆平院士的氛围,没有贴近那些献给袁爷爷的鲜花丛阅读到写给他的寄语,内心的感受可能还没有那样的强烈。
 
只有亲身感受到了,才知道袁隆平院士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情感分量是那么的重、那么的高。
 
 
当我今天早上起来决定去明阳山殡仪馆给袁隆平院士致以敬意的时候,我还以为工作日不会有太多人前往。等我和家人去到那里的时候,交警正在梳理交通,车辆暂停通行,许多人选择就近停车,自觉而有序地步行前往追悼会现场。
 
将近两公里的路程,沿路有免费赠送鲜花的,有免费赠送水喝的,也有免费负责接送的车辆。就像热搜上大家在感叹的那样,一些温暖的举动仍然在发生。但是在行进过程中,也还是会看到有人在售卖鲜花,因为很多前来吊唁的群众并没有带花,所以临时购买也都是自愿且正常的事情。
 
只是让我觉得很感动的,是人群中那些上了年纪的白发老人、那些怀抱着孩子的父母、那些从外地赶过来的同胞们。
 
走在人群中的时候,我分明注意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含着泪水,他们的步伐虽然缓慢,但是望向袁隆平灵堂的眼神却坚定且带着感伤。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或者更年轻的青少年们知道袁隆平,是通过课本;而这些经历过饥荒年代、经历过艰难岁月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则是通过生活知道了袁隆平先生。他们更懂得饥饿的滋味,更珍惜粮食,更懂得“杂交水稻”的重要价值,也更懂得“袁隆平”这个名字之于我们的意义。
 
 
抱着孩子前来吊唁的父母里,我也听到有一位妈妈在给孩子做这样的讲述:“今天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送别袁爷爷,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很棒的科学家哦”。
 
这不是电影安排好的台词,也不是采访刻意布置的说辞,而是随着队伍慢慢前行的时候,一对父母对孩子的真实说辞。
 
沿路有不少媒体或者自媒体在拍照、录像以及做采访,他们将镜头对准了手捧菊花的人、对准了正忙着给人们倒水的志愿者、对准了站得笔直的武警官兵、对准了在热情派发免费鲜花的大哥、对准了怀抱着孩子的父母、对准了负责免费接送的司机、对准了正在耐心维持秩序的警察、对准了正在有序排队的人群......。
 
这些图片或影像记录,能够让没有到现场的人们注意到一些动人瞬间,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吊唁袁老的追思氛围。
 
 
上到山上,排队、扫健康码、进到明阳山殡仪馆大门、往左走向袁隆平追悼会的灵堂、四人一排步入灵堂、鞠躬、献花,一切都是那么秩序井然。
 
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不遵守秩序,没有人进到灵堂后掏出手机,只有默默地哀悼,只有深深地鞠躬,只有含泪的致敬。
 
 
走进灵堂,望见袁隆平院士的遗照那一刻,内心涌出一股悲伤,深深地鞠一躬,向这位为我们国家和广大老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想起在排队的时候,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含着泪光,也听到几位阿姨用长沙话说“袁爹爹了不起嘞,有了他我们才有饭恰”,内心就觉得很感动。
 
真的,当你置身于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的人群之中,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对袁老的情感有多么浓烈与真挚。
 
我看到有人拉着横幅,上面写着“国士无双,名垂千古”。
 
 
袁隆平院士在科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名垂千古”的铭记。
 
袁隆平爷爷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情感分量,值得“国士无双”的赞誉。
 
前来送别袁老的队伍很长很长,大家对袁老的情感很深很深,希望我们能记住他很久很久。
 
袁老,一路走好。
 
 
文字和图片均为作者原创。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6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