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这样吧,咱们不妨坦诚点,当我们提到印度电影时,大部分人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就是那些印度歌舞吧。
即便是经典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时不时会蹦出这样的歌舞画面:

倘若我们再往真诚的道路上走一走,抛却虚伪与套路,相信有部分人愿意承认,对于那些时不时蹦出来的歌舞画面,除了欣赏无感之外,也会有厌恶感:觉得莫名其妙。
是啊,电影最重要的不是故事吗?为何非要一言不合就跳舞呢?

当我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时,说明对印度电影多少还是欠缺一些了解。
殊不知,歌舞并非是强加于电影当中的“硬元素”,而更多的是基于印度人民日常生活以及照顾印度观众本身的感受而设计加入的。
在印度,歌舞是表达人们情感并以此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最平常也最传统的方式。欢歌载舞,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表达某种心情状态。

再加上印度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电影是为了照顾观众感受而加入歌舞元素的。
要知道,在印度电影发展早期,许多印度观众觉得好不容易买张票,时间越长越显得值当,于是,电影制作者为了加长影片时长,运用歌舞来撑场,效果奇佳。
更何况,大量歌舞的出现也不止是表达心情和制造热闹与欢乐氛围,大多数时候,还在传递着印度人民所坚持的价值观与信仰。

所以,歌舞之于印度电影,已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印度电影最鲜明的特点。就好比功夫之于中国电影,是可以非常骄傲地向世人展示的元素。

这种值得骄傲示人的元素当然也会出现在非常具备史诗气质或者英雄气质的电影里,哪怕是你觉得再突兀,也还是会硬硬地存在着。
比如在被称为印度“年度神片”的电影《巴霍巴利王》里,你以为只有荷尔蒙飞扬的画面中,依旧会飘扬着节奏欢快的印度歌舞。

无论是男主角希瓦扛着“湿婆神”石像奔向瀑布那一段带有力量美感的歌舞,还是男主追逐着“女神”攀爬瀑布、飞跃山谷那一段极具浪漫色彩的歌舞,都充分展现了印度电影“歌舞元素”存在的价值。
每一段歌舞,无论画面、音乐还是人物,那种极具感染力的情感氛围,被烘托得异常浓烈,让你在觉得不解与尴尬之余,又或多或少的被代入其中,感受着其所传递的情感状态。

可是,抛却影片必然存在的歌舞元素,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方式,也同样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尴尬感。
那就是里边大多数人物所展现出来的某些能力,未免太过夸张:仿佛都拥有神力一般,徒手干倒力量十足的猛牛和烈马、徒手攀爬险峻山崖、轻松飞跃山谷、轻松越过高墙、无论从哪掉下去都安然无恙、无论是谁扑过来都伤不到男主......有些不仅仅是反日常的夸张,更是有些反自然规律的夸张。

加上动不动就特写、慢镜头以及轰轰烈烈的BGM,将整个画面效果的夸张程度增大好几倍,让你在看着“男主腾空转体360度拉弓射箭依靠强壮的臂膀与腰腹力量将自己弄上高崖”时,不得不在佩服电影创作者们惊人的想象力之余,多少也为如此这般夸张的“开挂”感到一种尴尬。

不过,即便是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难免忍不住为之尴尬,也还是会在这样或那样的夸张表现中,生出一股震撼感:为那种想象力、表现力、画面、色彩、配乐激荡出的氛围所震撼,为印度电影创作者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所震撼,更为如此这般的元素综合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所震撼!
哪怕是你看着那些歌舞报以嘲笑,哪怕是你瞅着那些夸张动作予以不屑,你也无法回避电影里头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智慧、正义、勇敢、善良、忠诚、爱。

是的,你会在《巴霍巴利王》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中看到英雄的存在,看到战争的存在,看到史诗气质的存在。
而在这些英雄身上,分明闪耀着智慧、正义、勇敢等光芒,如同神一样,战胜邪恶,战胜困难,拯救苍生。而这些特质又不完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诸多配角也分担了类似的属性,将这种核心价值观撑得丰富而饱满。
尽管故事并未讲完(因为这只是上部,还有下部~),甚至全程都难免让你感到尴尬,但当你在极具情感穿透力的对白、画面、音乐以及恢弘气魄的场面调度中认真去品咂其味道时,你不会感受不到那种令血脉偾张的震撼!

好吧,这种看似矛盾的感受或许也是见仁见智的,只有当你自己去体验过了,才会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吧。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印度电影在保持自己惯有的特色之余,的确在不断地向前迈进着。别说这部电影的投资之大,光说这部电影所投入的从筹备到拍摄到放映所耗费的几年时间,以及导演与演员们所付诸的各种准备,就足以看出印度电影工作者在努力做着什么。
他们可不只是会载歌载舞,他们还会拍电影,而且是拍好的电影。

从这个层面而言,我们并没有多少嘲笑或不屑的底气,如果你够实诚的话,你应该懂我在说什么。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