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是时候说说2016十佳外语电影了。
 
需要说明的是,非常想看的《爱乐之城》和《海边的曼彻斯特》到现在也还是没看,只能到时候看完再说了。至于口碑甚好的《月光男孩》和之前的《霓虹恶魔》,在我看来,并没有评论推得那么好,也就不列入榜单了。
 
还是那个原则:所筛选的电影必须是基于自己个人喜好以及欣赏标准得出来的,无关票房高低、口碑好坏以及营销影响。还有,必须是自己看过的。
 
以下就是“我的2016外语电影十佳”(排名不分先后)。
 
一、《她》
导演:保罗·范霍文
 
《她》像一杯表面看起来很温吞,实则非常够劲的烈酒。
 
是的,影片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正如香港译名《烈女本色》所强调的那样,十分的“烈”。故事其实也不算太有新意,虽然有些扑朔迷离的影子,但也还是能够老早就猜出那个“蒙面人”是谁。
 
但这并不影响你兴致盎然地看下去,因为你会被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女主角那独立、坚强又不乏毛病的个性所吸引。即便是遭遇了那样的对待,也还是能十分潇洒地应付生活。有时候,令她感到伤心的不止是那个霸王硬上弓的男子,还有她的母亲、前夫、儿子等身边人。
她就是能那么顽强地、独立地坦然面对一切。
 
甚至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也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但你猜怎么着,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愣是坚强而潇洒地应付着这一切。虽然影片最后,大多数观众会被里面的某些剧情发展所震撼到,但留下更多印象的,大概还是女主角的个性吧。
《她》,真的很厉害。
 
二、《夜行动物》
导演:汤姆·福特
 
影片的开场就颇有特色:若干裸体“肥女郎”背景下,女主角若有所思。
 
倘若你以为这部电影就将这么带着某种颜色地发展下去的话,你的观影期待可能就有些跑偏了。事实上,这部电影几乎与情色无关,赤裸的不是肉体,而是不可捉摸的恐惧。
影片有些“戏中戏”的味道,因为里头叙述的主要故事,实际上是男主人公写给女主人公的一本书。那些在公路荒野上发生的叫人恐惧的故事,都是“小说”里的描述。但女主人公看得辗转反侧,并非基于小说本身的恐惧,而是基于曾经经历过的某些现实。
就在这种现实与“阅读想象”的交织中,勾起过往的回忆,传递出前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愫。
 
导演汤姆·福特的身份很有意思,他是从时尚设计师跨界当了电影导演。牛逼的是,他居然两者都干得不赖。《夜行动物》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仅次于最佳影片的评委会大奖。在电影作品里,作为设计师的他也倾注了不少审美执念,许多场景都十分精致,富有时尚味道。
 
三、《萨利机长》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观看《萨利机长》,是一个十分受益的过程。
一方面,你能够通过影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飞机迫降”故事,逼真地感受到那种遭遇生命危险时的紧张与恐惧。那种突如其来的、不可预知的变故,往往能令人不知所措。但在脱离危险、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又会增加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一方面,透过汤姆·汉克斯饰演的机长所经历的“英雄壮举”以及“受到质疑”这两种矛盾待遇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专业以及对待家人与朋友的方式,能够体悟到不少为人处事的教益。
而对于影迷来说,影片最令人收益的,是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通过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制作精髓。《萨利机长》没有什么花哨的玩意儿,只有规规矩矩地讲故事,克制地表达情感,冷静地输出价值观。
整部影片看起来非常工整,像一门手艺活儿一样,告诉了许多拍电影的人,好的电影是什么样子。
 
四、《破碎人生》
导演:让-马克·瓦雷
 
在影片前半段,你或许会觉得吉伦哈尔饰演的男主人公是个“渣男”——他在妻子去世之后,不仅“没哭”,还找了一个“少妇”你来我往。
 
他像个没事人一样一脸冷淡地去上班,表现出一副丝毫没有因为妻子去世而悲伤的样子;他对岳父岳母表现出一副蔑视的不尊重的样子;他非常欢快地去找凯伦交谈,表现出一副非常殷勤的样子时,一种对妻子毫无留恋,甚至没有一丝感情的态度,令人感到厌恶。
但导演让-马克·瓦雷可没打算向你讲述一个“渣男”的故事,而是想以一种看似颓废的方式,逐渐传递治愈的温暖。
随着影片一帧一帧继续向前,我们所看到的令人厌恶的“戴维斯”渐渐展现出一种令人心疼的状态。他所有的玩世不恭、轻蔑不敬、拆解破碎、慵懒颓废等等如此这般的状态,无非都是一种“在无法直面悲伤的时候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来抚平自己”的方式。
影片以一种极为自然,甚至多少有些平淡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份关于爱的思考。在拥有时,好好去爱,别待失去之后,才懊悔地说:对不起,没来得及好好爱你。
 
五、《比海更深》
导演:是枝裕和
 
电影《比海更深》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参与执导的第14部作品,灵感源于2001年,导演的父亲去世,留下母亲独自面对余生,引起导演的一些思考。在撰写本片剧本时,是枝裕和在第一页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大人。”
像以往多数是枝裕和作品一样,越是到最后,观影的情绪越会被调动,直至泪崩的高潮。他还是在给我们讲家庭,讲亲情,点缀一些爱情,融入更多温情,以最细腻的方式,催出泪来。
 
整部影片和之前的《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海街日记》一样,故事平平淡淡,画面温馨清澈,音乐娓娓动听,情感细腻感人。是枝裕和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将日常生活里极易被忽视却又真实存在的细节呈现给我们,并透过这些细枝末节,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我们在现实的生活里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可能从来没有过爱一个人比海更深,可能在一起时并不懂得好好珍惜,可能会在失去之后才意识到拥有的珍贵,如此这般,构成了我们很难理想的生活。
但也不能总是纠结于这样的遗憾,也不能总沉浸于那些过去的事物里。不要太执着于过去,适当放下,或许会更好。
 
六、《咖啡公社》
导演:伍迪·艾伦
 
《咖啡公社》是伍迪·艾伦的新作品,这个快八十一岁的“老头儿”不仅延续了一年一部电影的产量,还保持了“至少看上去还不错”的质量。
 
这部电影被选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收获了不俗的口碑。而当你看完之后,你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不是很好很好,但也一点都不差,该怎么说呢,你不会太感动,也不会太失望,典型的中规中矩。
伍迪·艾伦没有把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当作故事的核心,而是把它当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背景。
 
整体的画面风格像极了油彩,将那个时代的诸多华丽而又浮躁的场景以一种油画般的样态呈现给观众,既具年代感,又有丰富性。节奏非常明快,在伍迪·艾伦惯用的爵士乐伴奏中,镜头流畅,叙事紧凑,看起来不累不慌。
但我们的伍迪·艾伦从来不会满足于讲述一个“未曾得到却又不愿撇清关系的爱情故事”,他最终所聚焦的,仍然是对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与表达。
 
一个很明显的脉络是:无论是男主鲍勃还是女主瓦尼,两人最初都怀揣着梦想与品位,有着鲜明的喜好,追逐个性,不愿成为那些烂俗的人;但到最后,彼此都发现:自己活成了当初讨厌的那种人。
 
七、《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导演:李安
 
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便是它的“120帧、4K、3D”技术。
 
有些观众对此不大适应,觉得别扭;但有的观众则看得瞠目结舌,感到惊叹。我看了一遍普通版,也看了一遍120K版,对比之下,后者能够十分清晰地展现人物的脸部特征,从而凸显人物表情的变化,传递角色的心理状态。
但也有人认为影片的故事相对简单了,重点也都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看起来有些形式大于内容。这种形式让人的观感很别扭:许多的特写镜头,像是怼到演员脸上来拍似的,太近,太清晰,看得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我不认为它形式大于内容,从文学性和现实意义上来讲,原著小说其实很一般,但李安的电影让它变得更加丰富。
 
本片虽然叙事没有亮点,甚至较为平庸,但剪辑很赞,情感处理很好。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对生活的理解等等,都有情感的流露,令人动容。比利流泪那场戏,就触动了许多观众的心。
 
八、《家族之苦》
导演:山田洋次
 
电影《家族之苦》再一次呈现出导演山田洋次近期一直在关注和表达的主题:家庭。
 
影片没有商业电影那些波澜起伏的剧情,没有足够吸引大众的各类“常规”元素,整个看起来,就像一杯平淡而味轻的茶,比起那些元素丰富的“烈酒”,它显得那样的普通。可就是这样的平淡味轻,在你投入专注地观看之后,会发现,许多生活里的细腻情感,许多家庭里的微妙关系,都能勾起你的心弦为之触动。
平淡日子里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琐碎、烦恼甚至艰苦,难免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难免会给家人关系带来一些比较紧张的气氛,但所有的这些那些,到最后都会因为家庭本身而变得不再那么令人烦忧。
在大多数家庭里,总是会有人需要付出,需要包容,需要爱,才能维系家庭的基本。我们在予以家人以理解之余,也应该予以尊重。
 
导演山田洋次在《东京家族》、《小小的家》之后,又给观众奉献了一出看似平淡却触人心弦的家庭主题的作品。
影片的风格温暖而自然和煦,味道平淡而值得回味,主题普通而引人深思,是那种可能不会有太高票房(但在日本本土却票房不俗),但却可以值得一看再看的真正的好电影。
 
九、《疯狂动物城》
导演: 拜伦·霍华德 / 瑞奇·摩尔 / 杰拉德·布什
 
《疯狂动物城》在动画技术方面,好得令人发指。但除此之外,还有它本身的故事、世界观、角色塑造、对白设计、电影配乐、对经典的致敬、讽刺与隐喻等等,都是足以叫人竖大拇指的。
 
影片最厉害的一个地方在于:它用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传递了足够丰富的内容。
它是有爱的,无论是兔朱迪的父母对她的亲情之爱,还是狐尼克对她的友谊或超越友谊的爱,你都能从中看到一股爱在流淌。它是有梦想的,兔朱迪打小就有一个做警察的梦想,狐尼克打小也曾憧憬着成为一名骑兵。像许多怀有梦想的人一样,他们也遇到了嘲笑、阻碍,但最终凭借着坚持和努力,一步步接近梦想。
它还有对信任的探讨,有对政治的隐喻,有对善恶的表达,有对平等、自由的思考,有对权力与欲望的讽刺,有对消除偏见的呼吁,有对乌托邦式的世界大同的憧憬......如此这般,就像影片出现的那些壮丽、宏大的城市景观一样,丰富多彩。
当然,迪士尼这帮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不容忽视:他们总能保持着一颗天真的童心去看待和构造属于他们的童话世界。
 
十、《藩篱》
导演:丹泽尔·华盛顿
 
这是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自导自演的作品,根据百老汇戏剧改编。
 
可能大多数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感到有些乏味。因为它太像话剧了,场景单一,台词繁多,故事也相对平淡,没有太多令人兴奋的剧情发展。
 
但如果你耐下心来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质感很足:在看似乏味的故事中,你会看到生活真实的一面,也会看到普通人物艰难而又有爱的一面。
影片乏味是因为其话剧感,亮点也在于其话剧感:演员的表演功力十足,丹泽尔·华盛顿证明了自己不止是会演那些暴烈的动作片,也可以在温情脉脉的电影中一展演技。该片的演员们几乎都发挥了很棒的表演,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十分有质感。
 
而他触摸人心灵的,仍然是里头关于男人责任、关于家庭、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瞧见没,以上就是我在过去一年里最喜好的十部外语电影,其中大部分都是那种重情感的电影。如果你刚好也喜欢通过这样的电影去理解或发现生活,那么,不妨都去看一看吧。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欢迎交流。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5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