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紧贴着维多利亚港湾海岸的“星光大道”上,你只消稍微地低头去留意一下,便会看到一个个香港影视明星留下的“黄金手印”。
 
胡金铨、李小龙、梅艳芳、许鞍华、冯宝宝、徐克、吴宇森、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张曼玉......你所熟知的香港明星的名字,都可以沿着这条海滨长廊逐一找到。
 
这条绵延几百米的走廊,有着比这些手印更为丰富的意义,在于它所代表的,正是香港电影的悠长历史。
 
但这条走廊并不只是有这些“星光”点缀,还有着不错的景致。
 
当你面朝大海,往右手边望去,便会看到经常在香港电影里出现的以中环为中心的建筑群。无论是低调的香港会展中心,还是高耸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记忆中最具代表意义的香港地标。
 
尤其是在晚上欣赏的时候,那幅经典的香港夜景,大概能唤起每一位港片迷的记忆。
 
是的,位于港岛的中环一带,经常被香港电影收入画面之中。可以说,但凡讲述发生在香港的电影故事,多多少少都会取一个中环建筑群的景。
 
要么从星光大道平视,要么从太平山顶俯瞰,高楼耸立,街道环绕,极富都市感,经常被用来展现城市的繁华。
 
有趣的是,在一些科幻电影里,香港不仅常常以繁华城市作为背景出现,还多次被设定为未来都市,呈现未来世界的面貌。尤其在一些“赛博朋克”主题的电影里,香港也是多次作为原型城市而出镜。
 
科幻迷大概对“赛博朋克”不会陌生,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科幻作家布鲁斯•贝斯克发表于1983年的一部短篇小说中。而在随后的1984年,被称为“赛博朋克开山鼻祖”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问世,这让“赛博朋克”这个概念被更多人所知晓。
 
实际上,这个英文为“Cyberpunk”的词汇如今已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重要流派,它们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多半具有反乌托邦性质。常常围绕计算机网络、黑客、数字空间、人工智能、控制论与电脑生化、基因工程等元素展开,勾勒的世界通常有反抗情节。
 
这也促成了一些电影类型的诞生,在一些加入了“赛博朋克”概念的科幻电影里,故事的矛盾多半在人与智能、信息等科技元素之间展开。
 
不少科幻电影都有着很强的“赛博朋克”元素,譬如《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强殖入侵》、《黑客帝国》、《云图》等等。
 
而在诸多“赛博朋克”的科幻电影里,把香港设为主要城市背景的,就有《银翼杀手》、《云图》以及《环太平洋》。
 
这些电影创作者如此热衷于将香港设为背景城市,视之为“赛博朋克的圣地”,大概看重的是它中西贯通的文化内涵、连接东西方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符合多数未来世界想象的城市构造。
 
而在诸多以香港为背景的“赛博朋克”主题电影里,有一部科幻经典不容忽视,那就是于1995年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
 
这部电影即便是在非科幻迷看来,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尤其是在当年上映的那个时间背景下,网络还没有如今这般普及,信息技术也没有现在这般发达,该片却将网络、信息、网络犯罪、义体人等元素勾勒得一如日常生活,令观众们大开眼界。
 
这部由押井守执导的动画电影,改编自士郎正宗的同名漫画。
 
故事发生在一个未来世界里,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由“义体人”草薙素子担当队长的“公安九课”(即“攻壳机动队”),是一个专门打击高科技犯罪的特殊部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电脑人”,经过一系列斗争,素子最后和它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素子”。
影片所描述的未来世界,充满“赛博朋克”的主题元素,以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幅幅科技感十足的画面。
 
当时看的人就已经很惊讶了,搁到现在看,其关于“人”与“自我认同”的讨论,都极具价值。影片的科幻色彩令人惊叹,所具备的哲学意味,又引人深思。不仅画面精美、节奏流畅、剧情紧张,所运用的配乐也让不少观众大为喜欢。
 
而对于华人观众来说,影片所呈现的以香港为原型的城市“新港”,则成了令人激动的元素。尽管是以动画形式呈现,却处处都可以看到香港味道浓厚的景致。比如前面提及的维多利亚港湾视角看过去的中环一带,在片中就有一个鲜明的夜景画面。
 
而更为明显的,莫过于那些熟悉的建筑、街道、商铺以及招牌。那些汉字书写的招牌,算得上最香港的特色元素了。
 
尤其是该片的两次主题音乐响起,多个画面缓缓呈现的时候,宛如香港的一个风光宣传片。配合着优美的音乐,熟悉的建筑风格一一呈现,十分亲切。
 
影片不仅呈现了香港的繁华地带,也呈现了较为破旧、贫穷的区域,一如中环与九龙城寨的对比。
 
可以说,电影《攻壳机动队》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香港味道。
 
其所夹带的未来感与科技感,让我们能够体会到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某些隐忧。看惯了电影里那些近乎冷冰冰的建筑的观众,可能会对香港形成一种“缺乏温度”的城市印象。尤其是看到一些类似于排斥大陆游客的社会新闻之后,大概不会对香港产生多少好感。
 
但作为一个体验过真实香港的旅行爱好者而言,我眼中的香港,不仅有温度,还很有温情。
 
当我坐着香港九巴沿着香港干净整洁的街道不急不慢地向前行驶时,透过九巴的车窗望出去,一幢幢紧凑的高楼依次映入眼帘。
 
琳琅满目的招牌恰到好处地避过巴士掠过的高度,形成香港电影里经常看到的街巷风景。我像一个他乡遇故知的人一样细细地打量着掠过的风景,基于大量港片建立起来的印象,让我倍感亲切。
 
我禁不住地看街道边那些挨得很近的楼宇,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招牌悬挂在高楼间,一扇扇规规矩矩的窗户镶嵌在高楼里,十分默契地制造了最具香港特色的建筑景致。街道上形色匆匆的行人,他们或疾步行走,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或徐徐向前,佝偻着身子,握紧手中拎着的袋子;或小心翼翼,张望着左右,护住身旁的孩子;或悠闲行走,举着太阳伞,有序地走过人行横道。
 
可相比于坐车观光,我个人更喜欢步行。
 
不喜欢去人群扎堆的景点,而更喜欢通过行走,去感受当地最具生活气息的氛围,去发现更具生活味道的风景。我觉得,真正的旅行,就应该是融入风景去感受,而不是走马观花一般的拍几张照片就匆匆走过。
 
香港的气候很合适,即便烈日当空,也不会觉得太难受,因为有海风吹拂,比较舒服。加上香港的楼与楼之间隔得很近,常常能够制造阴凉处,行走其间,不仅不会太热,还能充分感受到香港土地利用率之高。
 
行走在香港的街道上,举目望去,港片里常见的那种楼宇、招牌以及计程车,就扎扎实实地呈现在眼前。这给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就像遇见一位似曾相识的人,觉得亲切,觉得温暖。
 
坦白讲,相比于那些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区域,我倒更喜欢穿梭于那些楼房拥挤、破旧,但商铺繁多,市井气息浓重的街巷。
 
就像《攻壳机动队》里呈现的景象那样,香港人文风情最为浓郁的,往往就在那些看起来不是很“高大上”的街巷里。在这些地方,你可能看不到华贵的奢侈品店,可能看不到装修豪华的大商场,却能看到最接地气的港式餐厅,能看到最具香港特色的楼中商铺,甚至能遇到最能折射文化差异的人文景象。
 
我犹记得,自己在弥顿道附近发现一处带着古典气息的庙宇,在几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显得安静而祥和。我忍不住爬上石阶走上去,往右边一看,大树下坐了十来个人在那里闲聊休憩。我也找了旁边的长椅坐下,一边休息,一边观察。我仔细看了坐在那里的人们,女性居多,皮肤颜色有些偏棕色,衣着打扮也是一股东南亚风格。
 
她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在那里聊着,坐着,张望着。她们不像是游客,而更像许多影视剧里出现过的佣人或做钟点工。
 
我忍不住会试着去想象她们的生活,离乡背井来到香港,大概也经历过不少的辛酸苦楚吧?可眼前的她们坐在树下纳凉聊天,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放松,不时绽放的笑容又是那样的灿烂,生活似乎也并没有那般不易。
 
这又会让人想起,香港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依托连接东西方的港口优势,不知容纳了多少外来人士,融合了多少不同的文化。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漫步”的兴致,不妨多在香港的油尖旺区、九龙城区走走看看,这些地方的楼宇、街道,都很有“老香港”的气息。
 
当然,如果你更喜欢香港的现代气息,那就多在港岛的湾仔区一带溜达溜达。在湾仔区一带,你可以沿着干净的街道去发现那些拥有文艺气质的书店、充满潮流气息的服饰店、热闹而有序的酒吧以及味道别致的美食店。通过这样的走走看看,你准会比跟着旅游团逛景点要愉快得多。
 
某种程度上,香港是一个非常适合爱好文艺的游客去体验的“港湾”。
 
因为在香港,有最前沿的潮流文化,也有保留完好的传统文化;有最星光熠熠的电影取景地,也有最接地气的港味街巷;有最“融合”的国际风味,也有最“保守”的本土风情;在这里行走、休憩、拍照、逛吃,都能让你感受到便利、舒适以及秩序。
 
不妨在此分享一个那些靠拍照撑起来的旅游网站给不了的小Tips,希望对每一个真正热爱旅行的人有所助益。
 
1、关于吃
 
我个人其实对旅途中的“吃”看得不是特别重,倒不是说毫不挑剔,而是不会为了吃什么所谓的“特色美食”专门找到某个地方去吃一顿。我更喜欢通过行走的方式去发现好吃的地方,并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喜好的美食来满足味蕾。
 
在香港,我向大家推荐轩尼诗道附近的一家意面店(抱歉,没记名字,只知道是在轩尼诗道附近),店内的海鲜意面真是好吃到爆!还有庙街附近的一家海鲜馆(抱歉,也是没记住店名,因为我是随意发现的,并没做记录~),扇贝做得尤其好吃。
 
2、关于看电影
 
作为输出过大量电影的香港,在街头遇见拍电影的剧组不算新鲜事,而找个看电影的好影院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在紧邻香港会展中心的香港艺术中心看了一部侯孝贤的电影《恋恋风尘》,该影院并非商业影院,装修也算不上多豪华,却因为极富艺术气质的设计,让人能够感受到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不妨去那里看看,哪怕是欣赏一些展览,也是不错的体验。
 
3、关于文化体验
 
有些言论表示香港是一个“文化沙漠”,我不是很认同。在我看来,香港并不缺文化,而是缺乏体验文化的心。
 
在香港,只要你有心去寻找和体验,会发现,有很多的书店值得你去逛一逛。向大家推荐中华书局与诚品书店,前者位于弥顿道靠近廉政公署西九龙办事处附近,后者位于铜锣湾希慎广场。
 
此外,建议大家去了香港的话,还是可以抽一些时间去香港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走走看看,体验一下那里的校园氛围,感受一下里头的文化气质。或者,去香港大学食堂吃一顿也不错啊~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又有去香港的冲动了。
 
回想电影《攻壳机动队》里的场景,如果真可以穿梭时空,我倒有点想去到1995年的香港看看。看看那时候的香港,那个电影产业还处于黄金时代的香港,有多少值得我们去为之记录和自豪的?
 
我想,就像影片最后“新”素子矗立的地方所望过去的景象那样,一片高楼矗立间,是最辉煌的时代。
 
那是我们怀念的“黄金般”的香港,也是眼下最值得去回味的香港。这片“弹丸之地”,不仅是赛博朋克的圣地,也是文艺游客的港湾。
 
PS:如你所感觉到的那样,我个人的旅行喜好里,更偏向于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而非只是景点游览。希望能有和我一般的朋友,能够从这篇文字里收获益处。
 
本文为《旅行家》杂志约稿,已刊登于三月版。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5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