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又有一部关于印度的电影上映了,片名叫《雄狮》。
这部香港译为《漫漫回家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幼年时不慎走失的儿童,在被人领养25年之后,踏上回家之路的故事。

该片由加斯·戴维斯执导,戴夫·帕特尔、妮可·基德曼、鲁妮·玛拉等人主演,于2016年11月在北美上映。在今年年初的第89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雄狮》虽不是什么话题性很强的热门电影,但也收获了多个奖项提名。
这部电影聚焦“印度儿童失踪问题”,具有公益性,更具有社会意义,很有价值。

据一份数据显示,在印度,每年有超过10万的儿童失踪。这些失踪的孩子,有的被找回,有的沦为流浪者,有的,则直接销声匿迹,不知生死。幸运的,会被一些公益组织收留,或者被一些好心人收养。
电影《雄狮》的主人公,就是在走失之后被一对澳大利亚夫妇收养,成年后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寻找亲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自畅销书《漫漫寻家路》,是作者萨罗.布莱尔利个人的一段真实经历。

5岁那年,萨罗在印度走失,几经辗转,被人领养。25年后,成年的萨罗对家乡、对亲人念念不忘,乡愁和思念让他陷入难以言喻的痛苦。他想找回自己的家,想见自己的亲生母亲,养父母同意并支持他。他最终回到了记忆中模糊的家乡,也见到了早已年迈的生母。

影片最值得人关注的地方,不是镜头下澳大利亚的美丽景致,也不是妮可·基德曼、鲁尼·玛拉的个人魅力,而是它关注印度儿童失踪现象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
该片基于真实事件来唤醒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又在这种严肃的关注里,融入触人心弦的情感表达,令观众收获对儿童保护的重视之余,还能收获满满的感动。

它不是一部重情节的电影,老实讲,影片的故事讲得有些平淡,许多部分甚至显得有些多余。没有耐心的观众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但一旦你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是一部重情感、重人物情绪的电影。
走失的孩童在多年以后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内心深处的歉疚,让整部电影充满了乡愁与伤感。 主人公回到家见到自己家人的那一刻,无疑是本片的高潮点,令人泪目。

影片的摄影也是一大亮点,前半段讲述印度的部分,被拍得十分有质感,如同一部纪录片那样,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
出演过《贫民窟百万富翁》的印度演员戴夫·帕特尔饰演了成年后开始试图寻找家乡的萨罗,其扎实的表演让他收获了许多好评。

在《龙纹身的女孩》、《卡罗尔》等电影里有过惊艳表现的鲁妮·玛拉,出演了片中男主角的女友,但就是显得可有可无,存在感不强。

妮可·基德曼在片中饰演了萨罗的养母,她的表现堪称不俗,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看完这部电影,观众会因此产生一些思考,也会多加一些关注,如果联想起国内出现的一些儿童拐卖问题,难免会陷入一种沉重。
文字和视频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欢迎交流。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