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和大多数观众一样,我最早知道《大轰炸》这个电影项目时,首先关心的,是它所聚焦的历史事件。

“重庆大轰炸”,是我们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永不能忘却的一个痛点。它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了无差别战略轰炸,时间跨度长达六年十个月(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

 

 

据不完全统计,这番持续的战略轰炸多达218次,出动的飞机多达9000多架次,投弹11500枚以上,造成了超过10000平民百姓的死亡,毁坏当地建筑房屋逾17600幢!

 

 

 

就在这惨无人道的轰炸期间,日军在1941年6月的一次长达5个小时的空袭中,迫使大量民众涌向当时的公共防空隧道,因为人数过多,空间不够,加上当时的高温,导致整个防空洞出现严重缺氧的情况,上万名避难民众发生了拥挤、踩踏以及窒息,最后造成了骇人听闻的防空隧道惨案,史称“大隧道惨案”!

 

 

在我看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闻之都会感到悲痛的历史,也是必须要铭记的一段历史。将这一段历史搬上大银幕,展现那个历史时期发生的惨痛事件,我认为是《大轰炸》这个电影项目所具备的一个重要意义。

 

但遗憾的是,影片从筹备到能够在国内上映,被大众关注和讨论得最多的,却是与“钱”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从传闻影片拍摄花了七八个亿,到拍摄期间资方数度撤资,再到总制片人施建祥的“跑路”,以及前段时间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老师揭露的“阴阳合同”事件,电影《大轰炸》前前后后多次陷入舆论风波,几乎都和“钱”有关。

 

因为这个“钱”的事儿,让这部电影多次陷入拍摄困难,也多次卷入舆论风波。以致于在还没上映前,《大轰炸》给大众就留下了不少的负面印象,甚至还让不少人对其产生了偏见。坦白讲,我就因为那一系列的舆论风波,大大降低了对该片的期待值。

 

但面对质疑声,《大轰炸》官方也数次回应相关传闻,力图澄清事实。双方各摆证据,在热闹的舆论场作用下,整个事件已经变得扑朔迷离,暂时无法下定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该电影的判断,直到最近刷豆瓣的时候,看到了《大轰炸》的一些花絮视频,期待值才有了一些转变。

 

我在看那个关于主创追求细节的花絮时,发现其大到朝天门码头、防空洞隧道等历史场景,小到飞机、飞虎队的队标、演员服饰的配饰、老式麻将、香烟、鸟笼及其里头小碗的新旧程度等等,都有很细致的考究。要么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打造,要么还原到最像那个时期的样子,这种创作态度令我觉得惊讶。

 

 

另外,我原先以为这就是一部讲述飞行员故事的空战片,但看了相关预告片之后,发现其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空战。它还有“出乎意料”的人文体现:在惨烈的战争炮火下,影片居然以近乎温情和美好的手法,呈现了一些小人物的日常。

 

范伟饰演的崔三叔,拎着鸟笼泡麻将馆,和好友们吹牛拉家常;冯远征饰演的薛满贯,经营着一个茶馆,和顾客们有说有笑,还组织麻将大赛。这两个小人物所呈现的生活日常,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里,并不显得突兀,反倒更显真实:因为他们最终所要传递的,其实还是老百姓们在面对战争时所抱持的乐观与不屈的态度。

 

 

 

我的理解是,加入这些小人物生活日常的元素,对于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而言,有时候会变成一股触人心弦的温情力量。正是通过展现老百姓们日常生活里的美好以及他们精神上的乐观、不屈以及抱团取暖,与战争带来的残酷与惨烈形成巨大的对比,从而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从对战时生活的乐观,到对战争的无畏与不屈,像崔三叔和薛满贯这些老百姓所表现出来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既能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生活被战争打破的残酷,又展现了老百姓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他们大多数人都身处战争的残酷环境里,经受着巨大的生命威胁,却仍然能乐观地对待生活,本身就是很令人敬畏的。

 

而在面对侵略者的袭击时,又能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众志成城地展现不屈的精神,足以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他们如同身在炼狱,但那些乐观不屈的精神,点燃了一种希望。

 

 

这让我觉得,当我们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尽管电影之外的许多事情的确有争议,但真要审视它的时候,最好还是回归电影本身。倘若我们先抛开电影之外的那些舆论或传闻,尽量理性地看待这部电影,会发现更多值得期待的点。

 

比如前面提及的关于“重庆大轰炸”以及“大隧道惨案”这种历史事件的重现,便是《大轰炸》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能够以这样的历史事件作为题材,把它搬到大银幕上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到那样一个历史真实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让和平年代的观众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也可以让观众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它会如何展现这段历史?又会强调怎样的态度?这令人好奇。

 

 

比如这种战争题材的处理,其实对于所有电影工作者而言,都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众所周知,战争题材向来比较难拍,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这样的战争电影,拍摄工作也都历经了种种困难。而《大轰炸》这样的题材,许多观众本身对这个事件是有了解的,怎样用电影的方式讲好这个故事,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

 

 

 

从目前看到的预告片以及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导演箫锋在叙事上采用了三条线:天上,路上以及地上。“天上”这条线主要讲述飞行员的故事,“路上”这条线主要讲述一个教师带领一群孩子一路涉险的故事,“地上”这条线则主要描绘茶馆里一些小人物对抗日军的故事。

 

这三条线将包含无畏、勇敢与爱等情感力量,但究竟会如何去表现呢?

 

 

还比如这部电影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应用,不管是空中作战还是地面轰炸,必然要用到很多的特效。

 

如何呈现那些惨烈的空战,如何呈现那些令人心痛的“毁灭性”的轰炸,还有如何再现“大隧道惨案”的悲惨,也是这部电影值得期待的点。

 

 

尽管我这么说会让部分读者展开另一些层面的理解,但就像前面所说到的那样,对待这部电影,我们不应该只是揪着它内容之外的舆论风波展开讨论,也不应该带着偏见去对待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试着中肯一点地去看待它,或许也能找到你所期待的点。

 

《大轰炸》到底是一部应该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接受质疑的电影,还是一部能够带来对历史沉思与敬畏的电影?不妨拭目以待吧。

 

 

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5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