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期待已久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了,但似乎并没有迎来全面的好评,而是有不少观众表示“看不懂”甚至“烂”。真的是这样吗?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没有买零点场的票,也建议大家别被一些其实是“营销噱头”的推荐所吸引,年轻归年轻,但也还是要少熬夜。
 
我买的是上映第一天的早场票,九点半看到十一点五十,然后用手机写了如下一些“很个人”的感受,不强求大家都喜欢,仅供参考吧。
 
这部电影是我喜欢的样子,毕赣导演又一次用镜头当笔,写出了一首关乎时间的诗。
 
时钟、雨水、摩托、歌舞、电视机、台球厅、五彩球灯、天气播报、湿漉漉的天气、朦朦胧胧的记忆,这些在《路边野餐》里运用过的元素,再一次出现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汇聚成毕赣导演鲜明的影像风格。
 
人物像是在梦中游走,叙事不再拘泥于时间的线性发展,就像梦中晃荡一样,记忆成为了故事的主导。在片名出现之前的个把小时里,我们跟随黄觉饰演的罗弘武穿梭于不同的记忆碎片里,感受着他内心里无法忘却的情感与无法抹平的哀伤。
 
这种诗意的影像表达需要观众保持专注,稍一分神,可能就对故事的理解不够全面。影片并没有刻意处理得让观众“看不懂”,而是在舒缓的节奏里慢慢铺陈了许多关键线索,一些重要的故事走向与人物命运,都在台词、动作以及不可忽视的空镜头里得到了展现。
 
尤其在罗弘武“穿越”到过去之后,一个小时的3D长镜头所呈现的各个关键人物与故事背景的交代,足以让影片的整体面貌得以清晰表现。
 
但不得不说,这对观众是有要求的,除了要能领会一些镜头语言的意思,还要时刻保持专注——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明白类似于“苹果”、“野柚子”、“火把”、“蜂蜜”等元素所代表的线索与意义。
 
前半段在片名出现之前的2D画面,充分展现了毕赣的影像风格,也展现了他在资金与团队有所升级的情况下,对一些场面调度的成熟处理。
 
镜头舒缓平静,音乐刚柔并济,演员表演情绪到位,令整个观看体验都很舒适。一些画面的设计十分用心,镜头移动的节奏把控得刚刚好,多处镜面反射与水面倒影的拍摄处理,都显现出了娴熟的手法,也增添了影片的诗意。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中途跟随主人公“戴上眼镜”,开始一场长达一个小时的“长镜头”体验。当罗弘武坐进破败的电影院,拿起眼镜戴上,银幕下的观众也跟着拿起眼镜戴上,这很有仪式感,也很有一点趣味,是一次难得的观看经历。
 
关键是,毕赣对于长镜头的运用显然不是一些评价说的“炫技”,而是真正应用了长镜头所能营造的艺术美感与情绪表达。整个场面调度流畅而自然,演员的表现也很好的配合了镜头的运动,故事的面貌与人物的情感就在镜头悠长的运转中依次呈现,给人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如果看的时候够专注,会很有一种沉浸感,一种仿若梦中的沉浸感。
 
演员@黄觉 和汤唯无疑贡献了出色的表演,黄觉的男性气质与汤唯的女性之美,弥漫出浪漫而性感的味道,对人物情绪的拿捏也足够细腻。特别是黄觉,竟演出了那种梦中神游的梦幻感与神秘感,大男主还是杠杠的。
 
其他演员即便戏份不多,也都足以给观众刻下深深的印象。张艾嘉的“舞”与“疯”,陈永忠的《坚强的理由》的唱与跳,还有李鸿其那一段边吃苹果边落泪的戏,曾美慧孜与黄觉吃饭的戏,都体现了好的表演质感。
 
整体而言,《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我期待中毕赣作品的样子,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样子。这种用电影语言诉说诗意故事的电影,深得我心。
 
但回过头来,影片的诗意化叙事与剪辑,还有长镜头,并不一定能让所有观众喜欢。甚至在看惯了线性叙事的观众而言,这样的电影可能难以建立足够的好感吧?看这部电影,真的是需要保持专注与耐心的。
 
回到电影本身,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样,我觉得《地球最后的夜晚》仍然在围绕“时间”这个主题做表达。人与时间的关系,记忆与时间的关系,爱情与时间的关系,是本片核心探讨与思考的主题。
 
想起了影片长镜头最后那一刻的画面,用一句话描述,大概就是:烟花绽放的是短暂的美丽,手表流淌的是永恒的时间。
 
对于《地球最后的夜晚》出现许多差评的现象,的确感到很吃惊,甚至没想到观众的反应会这么强烈。
 
那些有条有理讲出自己不喜欢或没看懂的观众,是可以理解的;那些上来就大骂“烂片”但又说不出所以然的,就不太值得搭理。
 
不过也还是很值得反思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我觉得电影本身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可能还是太偏艺术和作者化表达吧,对于喜欢这类电影的影迷而言,会觉得很有诗意。但对于那些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很可能就会被当作“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这是很多偏艺术和作者化的电影都会遇见的一些评价,也不能完全怪观众不懂欣赏,因为很多人就没有这种欣赏的基础。
 
其次,影片的诗意化叙事与剪辑,还有长镜头,虽然深得我个人欣赏,但并不一定能让所有观众喜欢。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样,大概对于“看惯了线性叙事”和“简单明了的剧情”的观众而言,这样的电影可能难以建立足够的好感,甚至会让他们觉得“看不懂”或者“看得昏昏入睡”。
 
这也是影片在创作之初就该想到的,它不是一部大众类型的电影,它的受众其实相对比较小众。
 
最后,我觉得影片的发行方和宣传方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早在影片大量围绕类似于“一吻跨年”这样的营销噱头展开营销时,我就持怀疑态度。尽管的确下沉得很厉害,数字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错,吸引了大量很可能对文艺电影不太感冒的观众,但他们真的会喜欢这部电影吗?
 
这里没有任何贬义,只是担心这样的方式能不能给影片带来有持续价值的助益。毕竟很多观众对该片的理解不算太深,可能真的就因为营销出来的概念而把这部电影当成了“像以往看到的那些简单明了或单纯催泪”的爱情片,结果跑影院一看,又是节奏缓慢,又是剧情朦胧,又是长镜头的,怎么和想象中不一样?
 
于是就难免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从而对这部电影的好感度极度下滑,打分和评价也就会偏低。
 
还有,就像在前面回答里提到的那样,我觉得毕赣导演确实很有电影方面的天赋,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也没必要把他捧到过于高的位置。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捧可能对他是一种消耗甚至伤害。我还是倾向于创作者要把精力放在创作上,然后潜心打磨作品,做出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观众买票看了电影,觉得不喜欢、不好看,是有权发表观看意见的。
 
只是,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只一味地谩骂,有事说事嘛,不喜欢就说出理由来,跑到别人微博或回答下骂一通,又有什么意义呢?反倒显得素养不够,还是莫要这样了。
 
本文为观影之后手机撰写,不够深入,但也尽量表达了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5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