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很多人看《摄影机不要停》的感受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一开始以为是个大烂片,想要弃掉;当那个三十多分钟的长镜头结束之后,慢慢觉得有点意思了;再看他们为了完成「一镜到底」所遇到的种种突发问题,不禁爆笑不已;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回想片中角色为了拍电影以及解决问题而做的诸多努力,心里顿生一种感动,一种足以催出泪来的感动。”
 
刚出资源那会儿,这部电影就一度刷屏。很多观众称其为“神片”,其中大多数表示“笑趴了”,少部分人则直言“看哭了”。
 
我很理解那些“笑趴了”的人,但更懂那些“看哭了”的朋友——因为我自己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一度热泪盈眶。这其中包含了感动,但更多的,是一种共鸣,一种“坚持一个电影梦有多不易,拍一部电影有多不简单”的情感共鸣。
 
即便时隔两个多月,在爱奇艺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仍然有这种强烈的感受。这并非矫情之言,而是在看的过程中,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之前拍摄短片的经历。
 
那都是五年前的事儿啦,彼时的我一腔热情地在工作之余鼓捣了一个短片剧本。当时构思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某个loser在生活最落魄的时候捡到了一个神秘钱包,它里面只有一张百元现钞,可奇妙的是,当主人公把钞票拿出来用掉,发现钱包里又躺着一张钞票。用完又有,用完还有,仿佛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取财富!主人公兴奋至极,展开了疯狂的享受,还在甩掉他的前女友面前大肆炫耀。可最后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才发现,这个“神秘钱包”有着另外一种设定——花掉的钱越多,使用者的寿命便越短。
 
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点子,意在讽刺人的贪婪,个人想想都激动不已。但很快就遇到了各种阻碍:没有资金,没有演员,没有设备,没有......除了热情与剧本,其他几乎都没有。投资是想都不用想的,专业演职人员也联系不到,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一帮同样热爱电影的朋友,一块读了剧本。尴尬的是,只有三两个朋友认为剧本还行。其他人都觉得,你还是老老实实看看电影写写影评吧。
 
可我并没有因此而打消掉尝试一下的念头,相反,我也没想那么多,就凭着一股热情和不知哪来的勇气,决定自己把它拍出来。于是自己画了分镜,选了场地,借了一台摄影机,找了两个愿意帮忙的朋友,选在一个周末,开始了短片的拍摄。
 
想的时候觉得还挺简单的,但真正实拍起来,各种阻碍和突发问题便涌现出来。先是得自己花钱解决资金问题,然后是自己上阵填补没有演员的窘境,再是自己布置机位教朋友如何摄录,还有就是跑到商场取景被保安追着跑,在小区拍摄被人围观,拍到一半两个朋友都以有事为由离开了“剧组”......。
 
设备简单,拍摄粗糙,居然还压力山大。剩下好几场戏还没拍完,怎么办?尝试联系别的朋友来帮忙,但都婉拒。尝试就这样算了吧不拍了,但心里又放不下。内心的执着与犹豫互相交织,那滋味真是爽到令人崩溃。
 
可我还是想拍完。于是干脆自己一个人开干:在家里自拍自演室内戏份,跑到商场偷偷摸摸地拍摄部分商场镜头,跑到街边拍摄空镜。为了拍几个试衣服的镜头,我躲在某商场试衣间,架着机器折腾了几个小时,差点被工作人员撵走......。
 
前期素材拍完之后,又找不到后期制作人员,干脆又自己折腾,花了两周的时间做了一个实际上很粗糙的剪辑与包装。做这些的时候,身体上虽然觉得辛苦疲惫,但心里却十分满足。最终的成片有给部分朋友看过,得到了一些肯定,但自己知道那是怎样的质量,所以也就没再给其他人看过。
 
这样一个经历,于我而言,满足和欢喜要多过疲惫与艰辛。即便时隔多年再去回想,也还是会觉得这样的经历很珍贵。想想,当时遇到的困难虽然算不上很大,但也的确给我带来了不少阻碍。而当时支撑我想尽办法去应对和解决诸多问题的,就是内心的热爱与始终不渝的对电影所怀揣的梦想。
所以,当我在看《摄影机不要停》这部电影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的这份经历,也会因此而荡漾出多种感动。
 
说实话,我在看前面三十多分钟的时候,也会像大多数观众那样皱起眉头,不断冒出疑问:这是什么情况?这么粗制滥造的片子居然评分这么高?居然还会有人看得“笑趴了”?居然还有人“看哭了”?怕不是没看过好的电影吧?
 
这也不能怪谁,因为影片前半段的确很粗糙,甚至严格而言,整部电影制作层面的质感都很一般。看前面的时候,会觉得“演员演得好浮夸,什么烂演技啊”、“镜头都不稳定,摄影师好不专业啊”、“一镜到底的镜头还摔到地面、半天不动,玩不了就别玩嘛”、“女配怎么突然就聊防身术了?那个人怎么突然就跑出去了?最后的摇镜头怎么看起来晃得不行?”
 
诸如此类的疑问,不断地在观影时冒出来,令人如坐针毡,稍微耐心不够就选择不看了。可是,当我耐下心来继续观看,看到“一镜到底”结束之后,开始展现背后的拍摄故事时,我的兴趣逐渐被提升起来。尤其在看到片中导演日暮隆之为了筹备这样一部“一镜到底的丧失片”所做的种种努力时,我的内心开始奔涌感动。
 
长得有点“夏威夷风格的姜文”的日暮隆之,是一位籍籍无名的导演。他没有什么拍摄作品的机会,也没有什么人真正相信他可以拍好一部作品。无论是电视台高层还是同事,甚至他的家人,都不太看得上他。而他的妻子,则是一个过气了的、演起来容易“莫名其妙失控”的演员,多数时间在家里练“莫名其妙的防身术”;他的女儿,则是一个怀揣电影梦想,却资质一般,且遭遇挫折的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
 
这样一个人物背景,看起来有些滑稽搞笑。但为了圆女儿见到自己偶像的梦想,日暮隆之答应了高层提出的“一镜到底直播丧失大战”的策划与拍摄需求。在这一刻起,我看到了一个心中对电影抱有热爱以及对家人抱有关怀的电影人“卑微但有力量”的一面,由此开始荡漾出一股感动。
 
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此前那些粗制滥造、莫名其妙的“一镜到底”背后,竟藏着那么多突发状况,包含着那么多坚持与热爱!
 
片中导演日暮隆之遇到的阻碍远比我所经历的要大得多:资金不充裕,要求很奇葩,拍摄难度大,演员问题多;筹备阶段就连续出状况,实际拍摄的时候更是状况不断!在巨大的压力下,这位籍籍无名的、不被看好的导演愣是想尽办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亲自上阵,还是妻子女儿的全力参与,亦或是其他演职人员的互相帮扶,都足以看出这个“奇葩剧组”所付诸的认真与努力。
 
正是那些状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影片具备了好多令人捧腹的笑点。
 
也正是那些状况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工作者幕后的艰辛与不易,使得影片有了令人动人的泪点。
 
我依稀能体会到片中导演日暮隆之遇到问题时的那种焦头烂额的心情,也更为深刻地理解他为了解决问题所付出的种种努力。那不是简单的为了完成拍摄而拥有的责任感,那是只有内心拥有足够热爱与坚持梦想的人才会做出的反应。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摄影机不要停》是搞笑的。它呈现了一个状况百出的幕后拍摄故事,很多地方都显得无比滑稽。但对于有过拍摄经历或者从事电影工作的观众而言,《摄影机不要停》令人感动的地方要多过好笑的地方。
 
当我看着片中导演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解决拍摄时遇到的问题,我会对他产生一种敬意;当我看着片中“剧组人员”齐心协力地处理遇到的状况,尤其是最后以“叠罗汉”的方式架起一个“人肉摇臂”去完成最后的摇镜头时,我内心的感动高于一切——为了完成一个镜头,对电影抱有敬畏、热爱与认真的电影人,是愿意做任何尝试的!
 
因此,当我试图评价电影《摄影机不要停》的时候,我当然能看到它存在的一些类似于制作粗糙的不足之处,但我更愿意去放大它那些闪耀着对电影的热爱与坚持的动人之处。
 
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里看到许多搞笑的点,但也可以从中看到许多包含了亲情、热爱、梦想等元素的令人动容的点。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样,我相信大家如果认真去体会的话,也能接收到那份“坚持一个梦想有多不易,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不简单”的情感共鸣。
 
它不是简单的一部喜剧片,而是一部流淌着温暖的亲情片(主要体现在日暮隆之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更是一部足以让人热血沸腾的励志片(最后完成“一镜到底”拍摄之后,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努力过后的喜悦)。
 
而在影片内容之外,这部电影本身的故事也相当励志。一部拍摄成本只有三百万日元的电影,最终却收获了一亿七千万日元的票房,并且还收获了大量好评(豆瓣评分8.3),成为了2018年最为亮眼的黑马。这不能仅仅归结为是运气好,而是影片本身的创意足够优秀,以导演上田慎一郎为主的创作团队本身的执行力足够好起到了巨大作用。
这让我们也不得不反思:制作一部好电影,到底需要什么?
 
前天在看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的时候,我就说“整场颁奖礼最佩服、羡慕和尊敬的电影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最佳导演」的阿方索·卡隆。”
 
因为我觉得他能够把自己的童年记忆拍成电影,用电影表达对女性的尊敬、对其所爱之人的关怀,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个过程所经历的很多不易,却也是我们难以体会得到的。只是,有一点比较肯定的是:不要再抱怨什么大环境不好、找不到好题材之类的问题了,心中有爱,心怀真诚,足够认真,足够努力,方有佳作。
我觉得《摄影机不要停》之所以能成为那么多人眼中的佳作,同样源于电影创作者心中的那份爱与真诚。推荐还没看的朋友们看看这部电影。
 
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6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