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电影《大约在冬季》上映第一天,作家、编剧饶雪漫老师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截图,并配文说:“看哭了我”。
 
我点开看了一下,收获一阵感动。特地循着截图显示的微博昵称@才华横溢小饼干 找过去,看到了他写下的原文:
 
“中午去看大约在冬季,最后厅里只剩了我和前面的女孩子,安安静静瘫在座位到片尾曲,我慢慢走下去,瞄了一眼看到女孩子把卫衣帽子扣在头上深深低着头,我靠在入口往里一点的墙边,台阶护栏挡住了我,音乐结束后我听到一阵大哭,斜靠着墙捏着兜里的面巾纸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她大概需要一些体面的痛哭时刻。”
 
短短一百多字,彰显了这个男生细腻的观察,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女孩的大哭。我想,女孩的这份大哭,多半是被电影当中的某个人、某个桥段、某种情感所触动到,令她想起了一些埋藏在内心的人与往事,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每一个大哭的女孩都令人心疼,而在这些大哭背后,往往都藏着一份难以释怀的心事。或许在平常日子里,这份心事被紧锁在心间,不会轻易被触碰到。但在看书、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时,某个句子、画面或旋律会像一把钥匙那样,触碰到心灵最柔软处,令心门大开,让情绪得以释放。于是,这样的书籍、电影、音乐就有了价值。
 
电影《大约在冬季》能够令一位女孩深受触动,便体现了类似的价值。
 
众所周知,《大约在冬季》是著名歌手齐秦的一首代表作。自1987年随专辑《冬雨》问世以来,这首歌备受大众喜欢,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不同时代的人对这首歌会有着不同的理解,而每一种理解大概都会融入自身的经历与感受。
 
于齐秦本人而言,它显然不是一首歌曲那么简单,而更多是一种爱与相思的表达。喜欢齐秦的歌迷大概都知道,1986年,在主演电影《芳草碧连天》之后,他和女主王祖贤相爱了。他们的恋情被视为情歌王子与清纯公主的美妙结合,一时引为佳话。
 
只是两人因为职业的原因,各自忙于事业,长期分居两地,使得彼此之间的思念远多于陪伴。正是在这种聚少离多的相思之苦的驱动下,才华横溢的齐秦创作了《大约在冬季》。
 
时年二十七岁的他以宛如天籁的声音深情演绎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这首歌,把对王祖贤的浓烈相思与爱融入其中,打动了无数听众。
 
而对于饶雪漫来说,《大约在冬季》也不单单只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因为齐秦是她的偶像,所以便有了更为浓情的意味。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自己或喜欢或崇拜的偶像,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作品来实现与偶像的浪漫相遇——那多半只是一种梦想。
 
而饶雪漫参与制作的电影《大约在冬季》,则实现了这个梦。它是一部描摹爱情里错过与遗憾的电影,也是一封雪漫老师写给偶像的情书,但更是一把足以触碰到大多数人内心的钥匙。很多人表示看哭,或许也像那位体面痛哭的观众一样,从中找到了共鸣。
 
其实严格而言,电影《大约在冬季》在故事层面并没有勾勒出太多有新意的内容,叙事节奏与视听语言也可以做得更好,但它胜在情感的表达,更胜在对人物的雕琢。
 
如果说,歌曲《大约在冬季》最动人的词句是“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那么,电影《大约在冬季》里最触人心弦的表达则会是“遗憾也是一种美好。”
 
两者字面意义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所包裹的内核,在我的理解里,其实都是爱。
 
马思纯饰演的女主人公安然,是一个北师大的才女,有着天真浪漫的性格,常常带着灿烂的笑容,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是那样快乐且热烈。
 
霍建华饰演的男主人公齐啸,是从台北到北京开办照相馆的摄影师,他性格温吞柔和,有着棱角分明的脸庞与纯澈的双眸,给人的感觉如寒冷冬日里的一道阳光。
 
两人因为齐秦那场极具轰动效应的“1991北京狂飙演唱会”而相遇,在安然站起来挥舞围巾大声呼喊的那一瞬,近乎一见钟情的爱的种子开始萌芽。齐啸举起照相机拍下安然的笑容,由此开启两人的缘分。
 
“有些人见三百次都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足够了”,在第三次见面后,安然和齐啸从巧妙的邂逅发展到了甜蜜的热恋。他们一起压马路,一起唱歌,一起诉说心事,甚至上演分别时依依不舍的羞涩之吻。
 
可是在甜美浪漫的爱情遇到了来自现实的阻碍:齐啸家中有需要照顾的中风的父亲,有需要帮忙承担债务的入狱的兄长,还有一个看上去对他百般喜爱的女明星。安然的青春浪漫可以令她看起来自在如风,但齐啸面对父亲的身体状态与对婚姻的要求,令他无法全然不顾。
 
于是,齐啸离开了安然,一段原本炽热的恋情变成了分分合合并最终彼此错过的遗憾。
 
作为观众,多半都会对安然生出好感。她活泼开朗,意气风发,敢爱敢恨,对爱情可以做到“如飞蛾扑火一般”的奋不顾身。尽管电影开篇时,从女儿于小念(文淇饰演)的视角看到的“母亲”安然有一种冷漠的印象,但在1991年时期的少女安然,却是活泼而热烈的。
 
她对待爱情有着一股强烈的执着,哪怕齐啸离她而去,哪怕身旁有同学于枫的陪伴,她也未曾放弃对齐啸的爱。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执着,她付出了很多,也被伤害了很多。于是从头到尾,这个角色会让观众心生疼惜,也会从她身上找到共鸣——要知道,如此这般愿意为爱付出但又情路坎坷的女孩,并不少。
 
也许,被《大约在冬季》触动到的女性观众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过如安然一般的经历与感受,才会有泪目甚至大哭的表现吧。
 
那齐啸这个角色呢?或许对于很多观众而言,他对待爱情的态度或者选择,会更容易让人判定他为“渣男”。
 
我作为男性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都觉得齐啸这个角色太渣了。怎么能那样对待一个女孩呢?怎么能屡次做出伤害女孩的选择呢?对爱的抉择怎么总是唯唯诺诺毫无坚定可言呢?
 
可在看完之后再去回想,结合齐啸这个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所背负的责任,就找到了一种可以理解的出口。
 
父亲中风在家需要照顾,兄长入狱需要分担责任,还有多年来给他付出过爱与辛劳的女人不能视而不见——这些看起来像极了借口的考虑放在一个注重家人且愿意付出责任心的成年男性身上,其实并非不能理解。
 
他不爱安然吗?显然不是。他可以随心所欲追逐心中所爱吗?也许可以,但却不易。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关乎现实的问题,在生活面前,爱情有时候是无法冲破一切阻碍的。加上齐啸又是一个不够坚定的温吞性格,即使内心很挣扎,也还是会令两人的情感走向遗憾。
 
未经生活洗礼的人当然可以轻易指责齐啸是一个懦弱无情的“渣男”,但对于那些被生活磨平过棱角的观众而言,齐啸的选择会得到理解。甚至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齐啸的行为会被认为有孝心与责任心的体现,他的情感困境,也能引发部分观众的共情。
 
说白了,安然这个角色更像是梦,而齐啸这个角色则代表着现实。这不是简单地为齐啸开脱,更不是为“渣男”辩解,而更多的是对成年男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份理解。某种程度上,这个很想担负起责任、想照顾亲情与爱情的角色,最后也因为妥协而错过了内心所爱之人,不失为一种悲哀。
 
这是影片值得探讨的所在,也是影片能够传递现实意义的所在。
 
或许有些观众对这样的故事和情感难以产生好感,但也会有不少观众从中找到代入感。尤其对于60、70甚至80后而言,《大约在冬季》本身就代表着一份关乎年代记忆的情怀。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很容易就能因为片中的人物、故事、情感而产生共鸣。
 
我总觉得,那些表示看哭了的观众,多半就是因为影片传递的那份关乎过往记忆的情怀,或者因为影片触发了内心的共鸣。有观众甚至形容这部电影“太好哭了”,或许只是很个人的情绪体验,亦或许,是影片避免沦为平庸的一大亮点。
 
影片整体如果是中规中矩的话,那么片尾的彩蛋或许能给影片添加不少温情的好感。每个人的情感触点其实很难讲的,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收获不同的感动。而那些能够从中看见自己的观众,或许会悄然泪下,或许会体面痛哭,皆是故事。
 
那些经历过的错过或坎坷,会制造遗憾和痛苦,但也有可能带来成长,对吧?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75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