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经典动画作品《龙猫》自宣布在中国重映起,就引起了大量观众的期待。
随着寒冬时节的来临,数字修复版《龙猫》如期在中国上映,带来了温暖的观影体验。要知道,这是宫崎骏作品第一次在国内大银幕上映,本身也很有纪念意义。但比起这种“第一次”的意义,《龙猫》本身的意义似乎对广大影迷而言更为浓烈。
从1988年上映到今天,《龙猫》刚好诞生30年。吉卜力工作室将电影原版胶片转成数码,进行了修复与重制工作。这让很多喜欢宫崎骏电影的观众得以有机会在影院大银幕上看到他的这部经典之作。
清新的画风,温暖的故事,超美的想象,欢快的配乐,《龙猫》这部电影如同一面纯净的镜子,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为温柔的童年记忆勾勒出来,进而在回忆每一个童年片段时,温暖着,感动着。
大家有感觉到吗?多年以后再看《龙猫》这样的经典电影,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从前看的时候没感触的点,现在会被触动到。
搁以前,对《龙猫》的感受就集中在三个词上面:纯真、温暖、美好。
可不就是嘛,绿油油的田野与森林,毛茸茸的龙猫大肚子,姐妹情深的小月小梅,飞来飞去的山猫大巴士,所有这些元素,都给人一种纯真、温暖、美好的感觉。
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是童年的天真欢乐,人间的温暖美好以及宫崎骏画笔下流淌的温柔想象力。
内心深处也会觉得,这只是一部纯真美好的动画电影。可多年以后再看,在阅历变得丰富一些后再看,《龙猫》闪现出了新的魅力。
原来它在单纯的外衣下,也包裹了生命的某种无奈;原来它在天真美好的童真下,也传递了亲情的价值。以前没能感受到,现在发现了、感受到了,竟会忍不住泪目。
印象最深的一处细节,莫过于小梅抱着玉米找姐姐那段。
我们可爱的小梅,开心就大笑、难过就大哭的小梅,手里捧着一只大玉米,跑啊跑,找啊找,就是想把玉米送给生病的妈妈。
遇见了山羊,它想要吃小梅手里的玉米,小梅无比坚定地冲着山羊大喊:“这不是给你的!这是给妈妈的!”
以前看的时候,只会觉得这里很可爱,孩子真单纯。可现在看,小梅对妈妈的想念和希望妈妈好起来的单纯愿望,是多么的动人。
小月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得知了妈妈病情不好,不由得担心起来。小梅看出了姐姐神情里表现的意思,感觉到妈妈的病情可能有些不妙,但仍然很固执地、坚定地问姐姐:“妈妈快回来了吧?”
小月告诉小梅,要她乖,妈妈身体不好,可能还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才回来。
小梅冲着姐姐大喊喊:“我不要!”
小月回复她说:“难道你想让妈妈的身体一直恢复不了吗?你这个大笨蛋!”
小梅更大声地说:“我!不!要!!姐~姐~大~笨~蛋!”
这样的对话,多简单啊,多天真啊,甚至看的时候还会觉得好玩。可是细想一下,这种简简单单的对话里,其实展现的是孩子们的世界就是那样单纯,小梅就只是想要妈妈回家,认为妈妈回到家身体就会好起来。
而这种表现,恰恰说明了小梅对妈妈的爱,她想妈妈,她希望妈妈快快好起来。在这种单纯的想法里,流淌的是浓浓的亲情。
想到这,内心就涌出一阵感动来。
要知道,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就不会这样,我们不再可能那么简单地去想问题了。这也是我们感到难过的地方,单纯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已然一去不复返了。
大家一定要看看《龙猫》,在不同的年纪,会有不同的感受。
真的感谢宫崎骏这样的大师,能够给我们制造这么温暖动人且想象力飞扬的电影。
就像那个“龙猫只有孩子和动物才能看到”的设定一样,毛茸茸的、可爱的“龙猫”,是温暖和希望的化身,它守护着孩子们的纯真。这真的好让人感动啊。
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