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长津湖》称得上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华语战争电影。

这并非我在影院看完之后的激动之言,而是基于一定的观影积累与对电影本身的认真体会得出的一个观点。

回顾2000年以来的华语战争电影,我会想到《紫日》、《集结号》、《南京!南京!》、《拉贝日记》、《举起手来》、《金陵十三钗》、《智取威虎山》、《芳华》、《战狼》、《红海行动》、《八佰》、《金刚川》等诸多讲述近现代战争故事的作品。它们当中有直接展现战争前线故事的,有通过战争拷问人性的,也有回溯历史事件进而引发思考的,其中不乏佳作。

那,为什么要说《长津湖》是最好的呢?

在类型层面,《长津湖》将战争元素表现得很丰富,无论是基于历史真实事件的描绘还是故事环境、人物以及战争场面的呈现,都充分体现了战争电影的特点。

影片根据“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叙事,其中故事的编排与人物设定都有着很强的事实基础。而片中所使用的各种武器、服装、用具等细节也都参考了大量史实,不仅呈现出了真实的质感,也令影片弥漫着紧张、惊险、残酷的战争氛围,加上整部电影在规模与场面上所营造出来的磅礴气势,足以给观众带来相当震撼且真实的观看体验。

而在故事层面,《长津湖》以史实为基础,通过扎实的故事编排技巧,呈现出了剧情循序渐进、节奏扣人心弦的叙事效果。 

影片开场的铺垫就做得很详实,不仅为观众交待了主要人物的背景与性格特点,还呈现了和平生活里的美好,为后面战场上的残酷制造了对比。随后在夺取敌方通讯塔的战斗里,通过近乎惨烈的战斗戏份勾勒出了惊心动魄的戏剧观感。最终在总攻战役中为观众呈现了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

整部电影既有娓娓道来的铺垫,又有跌宕起伏的戏剧节点,在故事脉络的设计与叙事节奏的把控上,都处理得相当出色。

但在我看来,《长津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它里头的人物塑造。

从最先出场的伍千里(吴京饰演)和伍万里(易烊千玺饰演)兄弟,到后来登场的七连战士梅生(朱亚文饰演)、雷睢生(胡军饰演)、余从戎(李晨饰演)、平河(韩东君饰演),再到宋时轮(张涵予饰演)、毛岸英(黄轩饰演)、谈子为(段奕宏饰演)等等,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无论戏份多少,基本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在以往的战争电影里,群像人物是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长津湖》的创作团队确实在人物层面下了功夫。

其中让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影片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没有走那种脸谱化的套路,也没有将主要人物过于拔高,反倒是塑造得很接地气,很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比如吴京饰演的伍千里,他当然有无畏生死的英雄气概,但他内心最大的愿望却很朴实,就是想给爹妈盖一座房子。 

还有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既有少年的倔强与叛逆,又会有经历战场之后的成长。 

还有胡军饰演的雷睢生,在被提及说个媳妇的时候,会憨憨一笑。

朱亚文饰演的梅生则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妻子女儿,李晨饰演的余从戎也会在当兵初期各种挨训,韩东君饰演的平河人狠话不多,甚至戏份不那么多的欧豪饰演的杨根思,也足以让我们记住他用生命坚守阵地的牺牲精神。

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是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影片传递情感的重要纽带。

《长津湖》作为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它里头传递的情感足以让观众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为国奉献的英烈们。影片通过简练又不失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家国之情、兄弟之情、战友之情,这些情感的传递,也让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对所有保家卫国的先烈们产生敬畏与感动。

此外,《长津湖》在整个战争场面的表现方面也做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甚至可以说是体现了目前国产战争电影最高的工业化水平。

片中的战争戏都拍得很燃很炸裂,无论是动作戏、枪战戏、爆破戏还是近身搏击、反坦克作战、地对空作战等等,都在场面调度、视觉效果、音效效果等方面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长津湖》在如上几个方面的优质表现,让我觉得它就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看的华语战争电影。

如此好的观感离不开编剧兰晓龙和黄建新在文本层面的用心创作,也离不开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大导演独具风格的精诚配合。

我个人觉得,片中的文戏主要都是陈凯歌导演执导的,因为他最擅长以沉稳细腻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展现角色内心以及传递情感共鸣。

而中间攻打敌方通讯塔的戏和最后发起总攻围剿北极熊团的高潮戏份应该是徐克和林超贤这两位香港导演的手笔,只是,两位导演具体负责了哪一部分,相对就没那么好判断了。我也只能猜测攻打通讯塔那部分是林超贤导演拍的,围剿北极熊团那部分则是徐克导演拍的,看看二刷的时候能不能确认一下。 

不管我的猜测是否准确,三位大导演的强强联手都已经令《长津湖》的整体效果拉满。影片的文戏厚重且不乏诗意,战争戏效果震撼且观感畅爽。 

其中有一场戏最为触动我心,那就是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拉开火车门那一段。

当时的伍万里才刚刚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进入队伍,战士们都觉得他这个新兵还只是个毛头小子,对军人、战争毫无概念,想逗一逗他,却不料惹得他赌气要跳车回家。

就在他拉开火车门那一瞬间,原本嬉闹的战士们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望向车外:落日余晖中,万里长城蜿蜒盘踞在崇山峻岭间,随着火车的行进,长城岿然不动,显得是那样的神圣、庄严、肃穆且具有力量感。战士们在那一刻展现出了一种肃然起敬的神态,仿佛被什么力量所击中。而本来还有些懵懂叛逆的少年伍万里,似乎也被这股力量所驱动,一下子成长了起来。

坐在银幕前的我也被这股力量所触动到,顿时有一种精神得到了洗礼的感觉。

这股力量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四个字:家国情怀。

是的,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万里长城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它是保家卫国的象征,是家国精神的图腾。长城的意义无论是之于银幕上的战士还是之于银幕前的观众,都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一下子能让人肃然起敬的。

创作者能够用这样一场戏来推动人物自身的成长以及传递家国情感,真是太妙了!

看到这里,我就肯定这场戏绝对出自陈凯歌导演之手。也正是看到这场戏之后,我也更加肯定《长津湖》的大量文戏都是由陈凯歌导演执导的。

影片开头在渔村里的那段戏,河流、船只搭配晚霞,竟有一种渔舟唱晚的诗意感;

而在伍千里探亲的家庭戏里,能注意到父母神情的细微变化,也能看到对联的朴素表达; 

到了部队集结与火车群戏甚至高层开会的戏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故事的进展以及每个人物的个性,尤其是对七连战士们的描绘,很快就将人物立了起来;

特别是前面提及的长城那一幕,不仅体现了导演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导演对诗意的浪漫追求。 

这些文戏或许没有激烈的战斗场面,也没有震撼的炮火场面,但却有着朴素的情感传递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影片的整体发展开了好头,也为后面两场关键战役做了扎实的铺垫。

陈凯歌导演的戏份之所以好认,就是因为他很擅长把控故事的节奏,也很擅长塑造人物,并且他的创作常常会在沉稳细腻中包裹着诗意之美以及人文之美。

这种创作风格在他以往的经典佳作里就能体会到: 

《黄土地》里,蓝天与黄土间,信天游的歌声回荡,在领略了诗意的土地画面之后,又不得不面对难以突破命运藩篱的翠巧的悲情结局;

《孩子王》里,深山绿林与氤氲雾气中,人物个体的命运被映衬得那样渺小而朦胧,人文思考的深度尽在不言中;

《荆轲刺秦王》里,历史的人文美感与人物的悲情命运相互交织,极具冲击力;

《梅兰芳》里,对人物的细腻刻画,竟在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都传递着深情,同时又对戏曲之美留下深刻印象。 

最经典莫过于在《霸王别姬》里,陈凯歌导演对故事的把控、人物的塑造、情感的表达都做到了极致。 

从小豆子到程蝶衣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既能感知到时代变迁的进程,也能体会到人生命运的变数。整个故事对时代与命运的思考有着相当厚重的人文性,而对戏与人生的描摹又交织着诗意的浪漫与残酷的现实,每一次重温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受,确实是华语电影目前的天花板之作。

还有2017年上映的《妖猫传》里,一场戏就足以让整部作品成为无数影迷的心头好。陈凯歌导演用他对大唐文化的理解与美学修养,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绚烂、华美、大气、鲜艳的画面,确实相当壮美,也着实呈现出了一种“盛唐气象”。

但当李白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现时,当杨玉环那句“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出现时,陈凯歌导演诗意的浪漫得到了最热烈的体现,足以刻进观众的内心深处。 

而今《长津湖》当中长城的画面出现时,涌动全身的那种对家国情怀肃然起敬的感觉,让我立马想到这就是陈凯歌导演的“神奇魔法”! 

所以说,认出陈凯歌导演的部分其实不难,只需认真去体会片中的画面、台词、人物以及情感,就能很快做出判断。

可以说,陈凯歌导演的“诗意”表达恰恰为整部电影注入了最美、最具灵魂的内涵。他的诗意不仅体现在他会制造出富有浪漫气息与想象力的场景里,也体现在他会将现实生活中观察与体会到的人性特点提炼到银幕上,通过戏剧人物来反映人的真善美与复杂性。

就像《长津湖》里的战士们,他们不是高高在上、不是拥有超能力的英雄,而是有着朴素愿望的普通人。他们想给父母盖房子,给自己说个媳妇,会想念自己的女儿。可就是这样的朴素愿望,最终因为残酷的战争而无法实现时,其悲剧底色才会更深入人心。

包括前面渔村戏里头的那些宁静美好的画面,也是为后面的战火纷飞铺设对比,以此凸显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最终所传递的,其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陈凯歌导演以朴素的情感带动了观众对影片人物的深刻感触,使得观众在被精彩的战争戏“震撼”过之后,内心会生出最真挚的敬畏与感动。

话题:



0

推荐

木易的岛

木易的岛

187篇文章 14小时前更新

木易,影评人、专栏作者、视频节目主持人,曾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有着资深的电视媒体经验。专注撰写影视相关的内容,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自媒体的独特理解,开辟十多个内容发布平台,积累超过20万精准粉丝,在微博、微信、知乎、企鹅号、头条号、百度百家等内容平台发布文章逾百篇,累计阅读超过一亿,是知乎电影类优秀答主,荣获腾讯企鹅平台“成长之星”优秀自媒体、微博月度优秀博主、猫眼特约影评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知乎盐club,受邀作为腾讯自媒体联盟启动仪式分享嘉宾发表演讲。现离职专职做自媒体内容创业,首创“电影+美食”的全新内容分享模式,自制视频节目《木味电影》,首期节目观看量累计过两百万。

文章